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大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头条】2014年湖南省农业委员会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公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3 17:1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粮食总产再登600亿斤台阶。
2014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一系列精神,围绕“稳面积、攻单产、优品质、提效益”的总体思路,科学应对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在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市场粮价持续低位徘徊、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的情况下,全省粮食生产仍然获得全面丰收,粮食总产再登600亿斤台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全省粮食播种面积7462.7万亩,比去年增加57.9万亩(下同);单产402.2公斤,增加7.1公斤;总产3001.5万吨,增加75.5万吨,占全国粮食增产量的六分之一。
2、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稳定发展。(略)
3、棉花高产创建示范成效显著
各创建县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采取统一组织良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专人办点、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订单生产的“五统一”办法,组织实施项目管理,完成了26个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总面积33.5万亩,超计划面积28.8%。示范片单产平均达到123.2公斤,超考核目标产量2.7%。
4、农产品加工业增长超预期目标。
预计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含烟草)完成销售收入1万亿元,同比增长19%;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预计达到7980亿元,增长19.7%。556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00亿元,增长21.8%,比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增速高出2.8个百分点;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1%。新增过亿元企业30家,达到437家。
5、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品种选育取得新成效。2014年共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44个,审定不育系6个,登记非主要农作物品种21个。二是获奖取得新进展。袁隆平院士领衔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及应用”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31个项目获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6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14个。三是超级稻推广迈上新台阶。全省推广超级稻种植面积1721.2万亩,较计划指标增加100多万亩,超额完成绩效评估指标任务。
6、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扎实推进
全省完成水稻集中育秧等农业专项技术培训13万人、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2.93万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1.52万人。全面超额完成了2014年绩效评估指标任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7、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平稳上升。
截至2014年12月10日,全省新增各类农机具49.86万台套。全年水稻播种面积6161.7万亩,机耕面积5606万亩、机插面积1273万亩、机收面积4375万亩,分别达到91%、20.7%、71%。全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9%(耕、种、收的权重分别为40%、30%、30%),比去年增长3.2个百分点。
8、新增10万户农村清洁能源用户。(略)
9、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稳妥推进。建立了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会同省直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试点工作的意见》,组织开展了全省试点工作培训。澧县、桃江,新田3个整县推进省级试点县,永州市全市推进,其他市州、县市区共有10个乡镇、115个村开展试点。全省完成确权登记耕地面积759.22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2.4%。
10、扎实推进国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试点。
确定了沅陵县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该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于去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流转,农民住房财产权转让,农民建设用地出让和林权管理、收储、交易、评估等业务,配套建立了抵押资产处置机制,形成了从农村产权确认、登记、颁证、评估、抵押到发生不良贷款处置的一整套制度,已实现各类抵押贷款2.14亿元。杜家豪省长10月底在参观该中心时指出:“沅陵县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有创新、有特色,省政府应给予奖励”。在构建多层次农村担保体系方面,县里成立了由县政府控股的兰波担保公司,负责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额贷款提供担保,2014年实现担保额1.3亿元。乡、村设立了农村金融咨询服务公司4家,为农户提供担保贷款服务。县政府从2014年开始,每年安排500万元,设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11、推进“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办点示范工作。拟定并印发了《湖南省美丽乡村及重点整治村建设标准》,明确了建设任务,统一了建设标准,并培训了村干部130人。汇总整理出了《2014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村庄名单》,名单共收集了人居环境整治村4215个,美丽乡村建设村274个。认真做好4个省级联系点的协调指导工作,积极协调示范点与相关省直单位进行项目对接,及时指导各示范点的建设工作。以《湖南农村》、湖南农村网、红网新农村建设政务专栏为平台,宣传推介我省新农村建设经验和典型,使示范村发挥出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12、实施“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工程。
在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和宁乡县开展家庭农场示范片建设,目前已重点培育了50个示范家庭农场。组织了200名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赴台培训,学习台湾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经验。截止目前,新发展农民合作社3850家,全省已累计发展28854家。
13、启动长株潭地区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
一是建立了工作体制机制。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实施方案。二是确定了试点工作内容和任务。完成了长株潭3市19县耕地及产品超标情况监测任务,确定了试点区稻米镉污染原因解析及修复治理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等科研项目。三是开展了修复试点示范,进一步优化修复技术模式。四是修复取得明显效果。从早稻分析结果看,达标生产区、管控专产区、替代种植区早稻达标(米镉≤0.2mg/kg)的比例分别提高了53.1%、44.8%、20.3%,可使早稻米镉含量平均降低30%左右。推广低镉水稻品种、施用“金无踪”生物菌肥制剂等对早稻米镉含量降低以及对土壤的修复也有明显的效果。
14、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指导与服务。(略)
15、完成大型沼气工程建设。(略)
16、加快推进两型村庄和两型农民合作社创建。
与省两型办一起考察了一批硬化道路到户、村容村貌整洁、生活低碳环保、生产清洁无害、生态植被良好,居民庭院美观,两型文化繁荣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程参与两型示范村庄和两型创建村庄的推荐、考察、评审,评审两型示范村庄3个,两型创建村庄(含社区)100个。完成了《湖南省两型合作社标准》的立项申报工作。
17、超额完成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略)
18、努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建设。
全省101个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计划任务为100个)。注册商标57个,进行农产品质量认证36个,培训成员17838人次。产业链条得到有效延伸,合作社成员在分享种养环节收益的同时,还可获得加工、销售环节的利益,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预计2014年全省101个示范社年总产值将突破16亿元,可分配盈余将突破1.4亿元。成员户均收入比非成员户高出20~50%。(据湖南省农业委员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ҷϢ|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湖南农大 wanantan.com ( 沪ICP备06058577号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大ϵԭģֹδת,緢ֱؽ׷䷨,ϵ 1760816960@qq.com ǻᾡ촦
:վϽκκʽڱ̳л񹲺͹ִۣ
汾֧֣Discuz! X3.1 ֧֣Copyright© 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5-8-18 16:08 , Processed in 1.882048 second(s), 31 queries .

...